厭離庵入口處的黃色調楓葉,我很喜歡。其實仔細看是帶著一點紅色,但我拍不太出來…
《厭離庵》
厭離庵,隱身在小小巷弄之中,
好似其名之意「厭離穢土,欣求淨土」,有一種與現世隔絕的幽靜。
這個地方比起其他的紅葉名所,應該是比較沒有名氣的,
一般旅行團一定不會將這個景點納入行程,
因為一來名氣不大、二來沒有壯麗的紅葉景觀、三來也沒有什麼動聽的故事。
既然如此為何我們在行程裡排入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點呢?
因為Tako在某個紅葉情報的網站上被厭離庵紅葉照片的氣氛給懾震住了。
雖然之前已做過功課,知道厭離庵可能會很難找,
但沒想到比我們想像中的還難找…(爆)
我們邊走邊查地圖,來到了疑似是厭離庵入口的位置,
卻只看得到民宅,沒有看到像是寺院的建築…囧
後來只好在附近繞圈子,繞繞繞,發現有個昏暗的小巷,
抱著一點懷疑地走了進去後,總算是被我們找到了!
厭離庵曾經是鎌倉時代的歌聖藤原定家居住過的地方,
荒廢之後,後來由冷泉家修復並由朝廷賜名為「厭離庵」。
明治之後變成尼姑庵,直到最近(平成十八年)才有男僧入山。
平時不開放參觀的厭離庵,只有紅葉季才會開放,原來又是一個「期間限定」的景點。XD。
入口旁的楓葉開得非常豔紅
厭離庵占地不大,走一下轉個彎,就到了庭園。
紅葉季來訪的遊客幾乎都是為了欣賞這個紅葉庭園而來的。
我們運氣不錯,本來擔心來的時間太晚會只看到枯枝,
不過庭園內的紅葉看來正是熟透轉凋零的時候,
青苔地上撒滿著紅色落葉,風一來立刻下起了楓葉雪,氣氛非常地棒。
坐在時雨亭一邊看著這樣的景致、一邊讓雙腳休息一下,
而且這裡的遊客不多,就這麼靜靜地坐著,感覺就很舒服。
啊,如果能再配上一口熱茶也許就更棒了。
當初懾震住Tako的就是這個庭園
(補充:Tako說:「我愛厭離庵...在那邊好像整個空氣都凝結住了的感覺 :)」)
我們大概在厭離庵待了二十分鐘左右,就離開前往下一個景點。
在入口時本來要仿照入園簡介的封面拍一張相同構圖的照片,
無奈門口的阿伯不知為何一直站著不走勒…Orz
後來沿著正門的步道走出去後發現原來有大型指示牌,
但我們剛剛沿路忙著看地圖所以沒有看到…害我們浪費了不少時間,囧rz
厭離庵門前的步道,阿北一直都不離去耶…
路上看到的特色小店,有掌印喔!
沿路上的楓葉水溝蓋
《寶筐院》
寶筐院是我們在嵐山的最後一個景點。
把這個景點放在最後才逛其實是有點刻意安排的啦~
因為寶筐院是嵐山的紅葉名所,總要把高潮留到最後嘛!
寶筐院十一月紅葉季最後入場時間是下午4點半,
我們進去時約下午3點,所以算是有充裕的時間。
我們剛入院沒多久就被滿天紅葉的庭園給吸引住了,
不過正當我們不斷讚嘆時,竟然開始下雨了…Orz
早上的好天氣難道是假的嗎?(爆)
因為下雨,天色也變暗了,這時要拍照就變得很困難了。
園內禁止攜帶三腳架、也禁止攝影目的的攝影。(這是為了維護庭園的必要之惡)
後來我只好躲在屋簷下拍照,白平衡切到陰天模式,
不過即使把陰天模式開到最低,照片仍然偏紅偏黃,那就…算了XD
趁著遊客突然變少時來照個一張,園內滿天紅葉實在很美。
過了一會兒人又多了起來。
園內的步道旁種滿了楓樹,走起來真是浪漫。
感覺寶筐院的人很用心的在整理維護這個庭園,
在出口時還有一位疑似是園丁(?)的爺爺站在門口跟大家說謝謝,
大家也會跟他說:「很美」「很漂亮」「辛苦了」等等讚美。
算是在我們一口氣看了許多紅葉庭園之後讓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個特色。
離去時再拍個門口紀念一下,門口有禁止攜入三腳架的告示喔!
《返程》
離開寶筐院之後我們就直接往南移動至京福嵐山站了。
路上經過了よじや,還是忍不住衝進去逛了XDD
每個東西都好可愛、美容用品好像很好用,但又很貴…
最後在小天使小惡魔的交戰之下,我只有帶了幾包吸油面紙和一條厚織手帕毛巾。
(結果那條手帕毛巾到現在我還沒什麼機會用,因為台灣實在太熱了,囧)
到了京福嵐山站後也在附近的土產店晃了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站旁有一間叫做「ARINCO KYO ROLL」的甜點店。
看到有一些人在排隊,感覺好像不錯的樣子。
後來我們買了抹茶蛋糕捲回去住宿處打算當作隔天早餐,¥1,100其實有點貴呢。
不過當晚有先切一片吃吃看,不吃還好一吃就驚為天人,超好吃的!!
奶油甜而不膩,配上充滿茶香的抹茶蛋糕體,清爽的滋味讓人一口接一口,意猶未盡啊~
本來想說以後如果在路上看到其他分店的話就要再買一次,
可惜後來就沒有在我們行程的路上看到了。
(剛剛查了一下,原來在京都只有嵐山這裡才有,而且還是本店)
複合店型態的よじやcafe,排隊的女性顧客實在很多。
路上經過的音樂館,本來想要「偷照」小丑,結果卻被發現,
我只要一舉起相機他就直視鏡頭擺pose,害我拍得有點不好意思…Or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