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7 (四) Day3‧備中高梁‧備中松山城(日本最高現存天守)


入城前看到旁邊的立牌,城主還會跟你說:「來得好!(よくぞ まいられた)」XDD

《終於要進城囉》

費盡千辛萬苦走了那麼久的路,看到石垣自然是內心激動不已了。尤其是在這樣險峻的山上看到這麼完整的石垣,覺得築這城的人真是好厲害呀!


貼心指示,告訴你距離天守閣還有200公尺喔!Orz

這裡的石垣還蠻高的。雖然石垣已經沒有門或櫓之類的建築,但走在其中反而有一種真正走在遺跡裡的感覺。邊走還可以一邊想像:啊這裡應該有個門,右邊上面會有個牆…之類。腦內補完實在是太有樂趣了呀!XD


很多很多石垣,請開始想像前面有個門,石垣上有個牆還有屋簷吧!


岩層監測系統,監測土石崩落


大手門跡。進城囉!

《即使進城也要爬山》

備中松山城的曲輪(※)主要是順著山勢而建,所以從大手門到三之丸、二之丸、本丸之間就是不斷地向上爬坡的石階路了。 基本上三之丸和二之丸沒有什麼主要建築殘留或復原。

※曲輪:念作くるわ,為日式城堡建築內的平面空間區塊。例如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等。


三之丸的石垣。石垣上的地就是三之丸所在。


三の平櫓東土塀(重建,只有鏡頭後面一小段是現存土塀)


土塀上的圓瓦是備中松山城的代表紋章左三巴(左三つ巴/ひだりみつともえ)


三之丸


通往二之丸的石階


二之丸


与謝野鉄幹歌碑(不認識…)


沿革介紹


阿伯跟大嬸們聊天聊得起勁,後來才發現這阿伯是管理員


看到天守閣了!


山下好風光


顧著拍照,不知不覺間大嬸們已超越我們囉!


本丸南御門及五平櫓六平櫓,都是平成年間重建的。買票蓋章都在此。

《日本最高的現存天守》

稍微帶過一下備中松山城的歷史吧。

備中松山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十三世紀的鎌倉時代,當時的城是建在後面更高的山峰「大松山」上頭。後來隨著時代演進,城也擴張到現在所在標高約430公尺的小松山上。到了十六世紀的戰國時代,松山城已經是個範圍涵蓋大小松山的一大要塞。1574年發生了「備中兵亂」,結果毛利氏滅了當時的城主三村元親,備中大部份地區變成毛利氏的領地,松山城也成為毛利氏進出東方的據點。1600年關原之戰以後,站錯邊的毛利氏從120萬石的山陽大哥大被減封到領地只剩山陽道最偏僻的周防、長門兩國的37萬石大名,而松山城也由關原之戰的贏家德川幕府派人接管。現存松山城的樣貌則是在1683年江戶時代由水谷氏修築完畢的。


來杯清涼的備中宇治茶消消暑吧!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站在天守閣面前了!


進去囉!


入口。天守為二重二階,嚴格來說我們還在B1,所以要爬上樓梯才是一樓。


旁邊有問卷可以填寫,往前翻還看到有菲律賓人填過(大驚)

備中松山城天守是二層二階的建築,一樓展示著松山城的歷史還有昭和修築的記錄等等,還有一個叫做「裝束之間」的小房間,這房間是用來準備當城被攻打時作為城主一家的起居室,萬一不幸落敗則用來切腹的地方…(抖),二樓有個佛壇。整體來說內部是很古樸的。


天守閣一樓


天守閣二樓


左窗


右窗,看得見五平櫓和六平櫓

參觀完天守閣,先別急著下山,天守後方的二重櫓也是現存古蹟,不妨一看。


二重櫓(現存)和腕木御門(復原)


二重櫓再來一張,瞧瞧那斑駁的木紋。


天守閣的背面


二重櫓


離去前再來一張


另一個角度的石垣與天守

登城完畢的感想:超級累,但是攻頂之後卻很有成就感。總覺得有了這次爬山經驗之後,以後要去其他城都不用怕了(爆)。

【備中松山城怎麼去?】

走法有很多種,至於我的走法已整理在底下這篇,歡迎參考XD:

【延伸閱讀】

因為中文的資料很少,所以找了一些日文網頁,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